首页

我校2025级新生入学报到工作圆满完成

  
  玉山叠翠迎新晨,湖光潋滟邀新知。轻工赋梦织秋色,工大学脉待君驰。8月29、30日,我校迎来了2025级3730名本科新生、1278名硕士研究生新生和100名博士研究生新生。他们怀揣梦想、心怀热望,在工大迎接新身份、承载新使命,将以热忱拥抱新知,以探索奋斗求实,开启属于工大“新人”的崭新篇章。
  用心规划,凝心启“新”,全力保障新生报到工作。学校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报到工作,组织召开迎新联合办公会,统筹安排、周密部署,以“高效、有序、温馨”为宗旨,整合多部门力量,设置“一站式、全流程、有温度”的迎新服务流程,全力保障新生在工大的“第一天”安心、暖心、顺心。党委书记苑晓杰、校长李长吾、校领导那广利、安庆大、李江、周大勇、张健东,校长助理许福军等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走访报到现场,察看迎新情况。校领导对迎新一线工作人员、志愿者们用暖心服务展现工大良好形象的辛勤付出给予肯定,与新生及家长亲切交谈,细心询问学生情况,认真倾听家长反馈,勉励新同学追求卓越、笃志笃行,珍惜大学时光,让初入校园的学子第一时间感受到来自工大的温度和鼓励。   图片2.jpg  领导.jpg 图片5用.jpg 图片6用.jpg     图片6.jpg  以生为本,用心焕“新”,全面提升新生入学体验。学校持续提升学生服务管理能力,借助数字化平台优化入学流程,线上办理新生预报到、缴费等一系列入学手续;对部分宿舍、食堂、楼宇门窗等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改造,以更完善的功能、更优美的环境,欢迎新生“乐学宜居在工大”。后勤保障全程在线,假期升级改造食堂就餐环境,精心布置温馨用餐氛围,丰富食堂菜肴品种,为新生与家长带来安全、愉悦、舒适的用餐体验。报到当日,新生凭个人专属二维码实现“秒刷”核验、快速入住,极大简化现场流程。提前“一对一”采集学生接站需求,根据人数精准安排接驳车辆,实现新生从“出站口”到“校门口”的无缝衔接。学校、学院精心营造迎新氛围,在校内设置迎新宣传“打卡区”“导引牌”“欢迎墙”等新生互动区;各学院在寝室精心布置绿植、留言板等温情元素,将人文关怀与学校特色文化相结合,为新生留下深刻而美好的“第一印象”。 图片7.jpg 图片7.jpg 图片8.jpg   1.jpg   服务保障,以“心”赢新,全过程护航新生入学报到。雨润“新”程,本科新生报到当天密雨细织,但细雨蒙蒙挡不住工大的暖心和热情。学校及时启动雨天迎新预案,提前为新生和志愿者采购了雨衣、雨伞等雨具;在大连站、大连北站、机场等多地设置了迎新引导点、配备迎新接站车,“点对点”迎接新生有序入校报到;志愿者们早早守候,雨中举牌引导、协助搬运行李,汗水湿衣,步履未停;持续完善学生支持体系,设置“绿色通道”,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站式助学咨询与帮扶,传递工大“温度”;设立征兵政策宣传专区,解读大学生入伍政策,鼓励学子矢志报国、成长成才。动态优化校内行车路线,合理规划送学车辆停放区域,绘制《新生报到期间车辆校内通行示意图》《新生报到交通提醒》,增设校内交通指引,现场疏导。积极协调交警,对迎新工作给予保障,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秋雨潺潺,并未阻挡奔赴的脚步,秋风微凉,更映衬工大人迎新的暖意。一次次援手、一句句问候、一项项便利举措,让新生与家长真切感受到工大迎新工作的高效有序和人文关怀,赢得了新生和家长的好评。 图片9.jpg 图片10.jpg 图片11.jpg   2.jpg   学业引航,“新”意满满,全方位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各学院在宿舍区域设立集中迎新点,有序为新生们核验材料、办理报到手续。各学院结合学科特色、新生教育、校院情怀等设置迎新活动“互动体验区”和新生“专属纪念礼”,将专业元素藏进惊喜细节,让活动育人于无声处润心,使新生在趣味和温情中感受工大学科的广度与温度。 图片14.jpg 图片15.jpg  
  为使新生同学更好了解学校学科特色、学术资源,快速适应研究生阶段的科研节奏与思维转变。学校在俱乐部主会场和综合楼C区报告厅分会场同步开展了2025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食品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谭明乾教授围绕“兴趣为师”“科研开展”“相处之道”三方面,为研究生新生做学术讲座。保卫处副处长崔志侃、研究生学院王璐老师、图书馆赵莉老师围绕研究生校园安全、教学管理、图书馆资源利用等内容进行了细致讲解,帮助同学们清晰规划、安心启航。 图片18.jpg  
  玉山脚下秋风送爽、轻工湖畔再起新航。随着新生报到的圆满完成,2025级新同学们已在工大按下“开始键”。祝愿2025级同学博学而笃志,精思以明辨,笃行而不辍,致新而致远,以奋发有为和追求卓越的姿态,凝“心”聚力,共赴“新”程。
  
文字/蒋晓婷 图片/司炳昺、张紫诺、刘景芳
编辑/蒋晓婷
审核/蒋晓婷、郭娜、张海鹰

来源: 学生处(党委学生工作部) 添加时间: 202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