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蓓薇教授
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亲临辽宁考察,给基层干部群众送上党中央的关怀和祝福,希望辽宁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勇于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后第一次到辽宁考察,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振兴的殷切期望和信任重托。作为海洋科技工作者,我深受鼓舞和鞭策,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辽宁是海洋大省,正加速向海洋强省迈进,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我将带领团队一起,逐梦深蓝、向海图强,心怀“国之大者”,瞄准“国之所需”,聚焦“民之关切”,研究真问题、做好真学问,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江河大地,聚力突破海洋领域“卡脖子”技术和应用,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落地,为辽宁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和国家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校党委书记 苑晓杰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催人奋进、令人鼓舞。全校上下要迅速行动起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赋予辽宁的新定位、新使命,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立足工大,牢牢把握时代使命,以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为牵引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挥特色优势,深耕企业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助力辽宁打赢三年行动决胜之战,圆满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加快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打造堪当重任、推动振兴的干部队伍,扎实做好人才“引育用留”工作,不断提升学校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要求,扛牢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做到真正求真务实、廉洁自律,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党委副书记、校长 李长吾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凝结着对辽宁振兴发展的殷切期望,充满了对辽宁广大党员干部的鼓励鞭策,饱含着对全省人民的深情厚爱,给我们以强大的思想指引、精神鼓舞、奋斗感召。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怀着感恩奋进之心,坚守教育初心使命,站在全局高度、运用系统思维,明确学校发展整体思路,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提升服务“轻工强国”和我省万亿级优质特色消费品工业基地建设的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整合校内创新资源,强化有组织科研,聚焦海洋强省、文旅强省、乡村振兴等目标任务,围绕“吃穿住用”消费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项目、细化为举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先行者”和“破题人”,为辽宁全面振兴贡献工大智慧和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食品学院院长 周大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考察时指出,“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是事关民生的大事。作为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高校教师,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对接辽宁“万亿级消费品产业基地”建设需求以及“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目标需要,以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技创新、高效率成果转化服务于辽宁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辽宁加快建设食品工业大省添砖加瓦,在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中展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国家级人才支持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 科技处处长 秦磊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深切关怀,对辽宁科技创新高度重视,也让我切实感受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和新责任。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岗位职责,全力推进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要矢志擦亮“轻工”底色,进一步聚焦科技内涵发展,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要坚持深耕企业,深化政校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建设科技强省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科技力量。
“国家特殊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 肖领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期间深入群众,情真意切的话语给我们带来了节日的温暖,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激发了拼搏进取的干劲。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站好三尺讲台,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同时立足辽宁并聚焦国家“生物质产业”的重大战略发展前沿需求,不断强化轻工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关键技术攻关,以实际行动展现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黄寒冰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对新时代推动辽宁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的政治考量和战略擘画,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我们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固本培元、护航振兴,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圆满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不断提升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的科技赋能、人才支撑,助力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服装学院教授 侯玲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提高文化原创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通过以文化人更好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充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改革创新、振兴发展的激情和斗志。作为一名高校设计专业教师,我们要用时代化、本土化的设计助力辽宁品牌走在前沿;我们要用专业化、大众化的知识赋能辽宁企业转型升级。我们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大连市人大代表、管理学院教授 孙军
作为市人大代表和统战代表,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这片热土的深情厚爱,对民生的深切关切,以及对辽宁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我们会将这份深情厚爱转化为实际行动,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用心投入教育事业,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努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我们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拼搏奋进,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务实的作风,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 温保岗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辽宁省本溪市本钢板材冷轧总厂第三冷轧厂指出,制造业要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装备及技术创新是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的关键路径,也是作为我国重要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的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重要途径。作为辽宁高校机械领域的一名普通教学科研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立足辽宁装备制造产业特色,聚焦企业需求、抓住产品难点,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将创新融入企业产品,助推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提高,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做出更大贡献,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厚望和重托。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教授 贺晓阳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教育系统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激励我们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振兴的战略擘画,立足岗位,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围绕“信息+”战略,探索学科交叉创新,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助力辽宁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扎实做好校企联合,积极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搭建产学研平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为全面振兴新突破厚植信息底色,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信息保障,助力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
生物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殷红玲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思想深邃、催人奋进,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指明了前进的奋斗方向。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用好辽宁红色“六地”文化资源,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引领,开展爱辽兴辽教育,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为教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多努力。
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 鞠丽
身为高校教育科研管理者,我深受激励,倍感振奋。我们将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推进教育、科技、人才 “三位一体” 协同发展。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辽宁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强大的智力支持,切实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 “金果子”,培育更多契合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教育改革新路径,奋力谱写辽宁教育发展的崭新篇章。
“拾金不昧好青年” 艺术设计学院学生 何席宇
作为一名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大四学生,我一定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锤炼意志、提高本领,努力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编辑/张紫诺
审核/张紫诺、刘海丽、高丽华
审核/张紫诺、刘海丽、高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