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全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二)

  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辽宁省“最美教师”、食品学院教授 吴海涛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再次对辽宁振兴发展把脉定向,提出制造业要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使我们倍感振奋。食品工业作为重要的民生产业,发展新业态和新模式是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食品科研工作者,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食品领域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践行“大食物观”理念,深入挖掘辽宁农业资源优势,通过延伸食品产业链,提升食品价值链,打造食品供应链,实现“三链同构、农食融合”。持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机结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为推动辽宁食品工业大省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向上向善好青年”、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 马纪亮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期间,着重强调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需深度融合,并指出要根据地区特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一名专业教师,我深刻领悟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致力于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紧密结合融入教学与科研实践。在科研过程中,我致力于追求原创性与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同时紧密结合地方实际,积极开展生物质资源,特别是农作物秸秆、农林产品加工副产物等的高值化利用研究工作,努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通过产学研的深度合作,助力地方产业的繁荣与升级。在教学过程中,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艺术设计学院教师第六党支部书记、教授 黄磊昌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阐述了当前时代背景下地方发展的战略方向,强调了各项工作要扎扎实实做好,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充分体现了对辽宁人民的深情牵挂和期望重托,温暖人心、凝聚力量、指明方向,为风景园林专业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我们应当更加注重生态与文化的结合,在辽宁省文旅融合、绿色产业与生态恢复、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中发挥风景园林的独特作用,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提升。
  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副教授 郑环达
  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将这份关怀与期望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强大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辽宁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在科研中,我将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继续强化纺织超临界流体无水加工关键技术研究攻关,在辽宁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为我国纺织行业绿色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贡献“工大力量”。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民主党派 王志胜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辽宁考察,让我深受鼓舞,倍感激励。深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人民群众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始终把群众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放在心上,坚持执政为民,时刻关心着百姓的衣食住行。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将牢记总书记嘱托,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立足本职,砥砺奋发,做好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工作,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服装学院副教授 王珺瑛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中,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要努力提高文化原创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习近平总书记为推动文化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一名研究中国传统服饰历史与文化的教育工作者,我心潮澎湃,我将结合自身研究工作,对传统服饰文化深入挖掘和整理,通过服饰的艺术再现,展现中华民族优秀的服饰文化,发扬中华民族的审美精神,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我将扎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带领我的学生在综合比较和研究传统文化和织造技艺基础上,加入创意设计,坚定文化自信,为辽宁文体旅高质量融合发展展现高校师生应有的担当。
  生物工程学院党支部书记、教学秘书 刘强
  作为高校研究生党支部书记、一线教学管理人员,我深受鼓舞,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立足岗位职责,不断加强改进党支部建设,将支部工作与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相融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建成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贡献力量。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师 童强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我必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争先,充分激发改革创新振兴发展的激情和斗志,一定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用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最务实的作风,强化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协同联动,以高水平学术科研培养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外国语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书记、副教授 许卓艺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激励我为科研事业做贡献的决心,也激励我敢于梦想,勇于实践,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作出我自己的努力。作为教工党员,我们应该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弘扬我国优秀教育传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英语专业教学质量。我们应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以满足东北地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同时我们应致力于推动学科建设,深耕特定领域,加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深化对东北亚国家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区域国别的研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东北地区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管理学院学生 郭旭
  作为辽宁的青年学子,我们肩负着推动家乡全面振兴的重要使命。辽宁的全面振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无论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还是生态环境保护等,都需要青年一代的积极参与和担当作为。今年6月,我即将毕业。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扎扎实实地学习和工作,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家乡的发展大局之中,为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编辑/张紫诺
审核/张紫诺、刘海丽、高丽华

来源: 宣传部(新闻中心) 添加时间: 202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