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为翼 让艺术与数字相融合
单鹏1982年出生,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大连人。求学期间,主修设计学的他,展现出了对软件编程的兴趣,于是开始自学编程以及交互技术。博士毕业后,在高校从事数字文旅、工业、教育、科普等领域的AI多模态+AR、XR研发。
“我深知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去引导,让他们在热爱的领域中成长。”单鹏表示,学校的课程会根据当下的环境以及市场变化进行调整,他的学生并非都选择深耕AI多模态相关领域的内容。他表示,有的学生展现出对新媒体直播的兴趣,有的则是对微电影、短视频制作感兴趣,他尊重每一名学生的选择,因材施教是他的核心原则。
“数字媒体专业当下确实比较热门,学院现在分为视频、动画、自媒体、数字传播四个方向。”单鹏说,目前,他的团队有30人,其中大部分学生本就是学习设计相关的专业辅助学习编程技术,另一种则是理工科的学生展现出对画画的兴趣,将视觉艺术模型与数字产品相结合。
科技为桥 让传统文化重放光彩
“一次与孩子偶然谈话的时候,发现她竟然不知道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单鹏表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一个细节,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许多青少年对于传统文化的接触也变得越来越有限。因此,单鹏在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同时,一直思考如何用数字技术讲好中国故事。
红山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5500多年的历史沉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如何让这一古老文明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单鹏说,传统的文字、影像等展示方式往往难以全面展现红山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而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则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他正是看到了这一机遇,决定带领团队深入研究红山文化的历史背景和考古挖掘成果,希望从身边的文化资源和现代科技两方面入手,深入研究红山文化的历史背景和考古挖掘成果。他希望借助数字科技的力量,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创新,让人们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走进辽宁朝阳牛河梁,沉浸式体验5500多年前红山文化的璀璨光辉,从而生动地讲述“中国故事”。
设备便携 多模态体验让人惊艳
AI多模态+AR穿戴式沉浸互动体验系统是单鹏团队的核心创新成果。什么是AI多模态+AR穿戴式沉浸互动体验系统?它的功能和用处是什么?日前,在单鹏指导下,记者进行了亲身体验。
记者观察到,这款高科技产品外观设计时尚,类似一副未来感十足的墨镜,连接着一个手机大小的终端,外观像是一个充电宝。佩戴上眼镜后,红山文化玉器C形玉龙“凭空出现”在记者的眼前。“请问这是什么?继续下一个场景……”记者出声询问,墨镜通过“骨传导”的方式,给记者讲述了红山文化玉器C形玉龙的历史故事。紧接着,用语音指令就可实现转换场景,记者仿佛“穿越”到了C形玉龙的考古现场,身临其境地感受了红山文化的历史场景和文物魅力。
此外,记者还体验了“航空之光”“引擎画卷”“宇宙加特林”等模块。在“航空之光”模块,记者只要握拳后张开手掌,各式飞机模型便如同魔术般出现在掌心,仿佛正握着一架真实的飞机模型,这对于航空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场视觉盛宴;“引擎画卷”则展现了飞机引擎发动机拆解图,每一块部件都可以拆除,好像在拼装积木;“宇宙加特林”模块娱乐性非常强,记者凌空举起手臂,烟花就在空中绽放。一番沉浸式体验下来,趣味性与实用性并存,确实让人惊艳不已。
单鹏表示,AI多模态+AR穿戴式沉浸互动体验系统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市场上关于AR穿戴式产品并不少见,但大多数用于娱乐产品上,单鹏的研发通过AI+AR技术深耕为文博机构带来创新的互动体验。这些技术形式交融古今,用科技手段赋予历史以灵魂、赋予文化以生命,拓展了主题表达的纵深,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辟了崭新的路径。他表示,这款产品不仅能把文史馆“搬”回家,让用户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来满足研究、学习与欣赏需求。还可以应用于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的历史文化展示中。
“用户将能深入探索历史文化的根源,感受文物的内涵,体验旅游景点的独特魅力,让每一次游览都充满乐趣和互动。”单鹏希望通过科技赋能文体旅的方式,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的文物和历史文化,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目前,单鹏带领团队,研发的AI多模态+AR穿戴式沉浸互动体验系统在文博行业同类产品中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一卓越的创新设计与技术应用引发了广泛关注与高度赞誉。
攻克难关 把现代科技融入真实历史
如何准确还原红山文化的历史场景?如何确保参观者的体验效果?如何平衡历史真实性与现代科技感?在项目的研发过程中,单鹏和他的团队遇到了诸多挑战。“学生们多次去到各地的文史馆、博物馆,挖掘历史背景和文化故事。”单鹏说,在研发过程中,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如何在保证历史真实性的前提下,实现现代科技感的融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深入研究了红山文化的历史背景和考古挖掘成果,与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两年时间,几千公里的奔波,上百篇资料的梳理,通过大量的试验和改进,不断优化系统的设计和算法,最终实现了历史真实性与现代科技感的完美呈现,为红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除了技术上的困难外,项目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吸引更多的拥护者?如何提高系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单鹏表示,这些问题都需要他们逐一解决,目前已有多家单位围绕AI多模态+元宇宙数字沉浸式互动体验系统设计、企业级AI元宇宙数字沉浸式应用产品设计等细分领域,与大连工业大学成功签署框架协议。
未来可期 数字科技助力文化传承与创新
11月29日举行的2024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上,单鹏团队打造的“红山文化”沉浸式互动体验创作项目精彩亮相,卓越的创新设计与技术应用引发了参会者的广泛关注。“现场50余家企业纷纷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向,希望能够进一步探讨校企合作模式以及成果转化的可行性。”他表示,这不仅体现了这个项目在技术和应用层面的先进性,也体现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紧密对接,反映出高校产学研创新成果的市场需求度。
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他将继续深化与文博机构、旅游企业等合作方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推动AI多模态+AR穿戴式沉浸互动体验系统的应用和推广。同时,他还将带领团队继续探索新技术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应用和可能性,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在谈到如何结合新技术讲好“中国故事”时,他表示,这个成果不仅是数字技术与文化艺术深度融合的探索,更是将“思政教育”与文化自信巧妙融入数字创作的重要实践。接下来,他们会继续深入挖掘文物的历史底蕴与文化精髓,通过新技术手段实现文物的生动再现与互动体验,旨在提升公众对中国文化历史的认识与理解,更在于激发每个人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熠熠生辉。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刘宣州禾
文字/半岛晨报
编辑/司炳昺
审核/司炳昺、刘海丽、高丽华
编辑/司炳昺
审核/司炳昺、刘海丽、高丽华